12月 10, 2010

三少四壯集-有沒有,要不要──快樂的十大法則

三少四壯集-有沒有,要不要──快樂的十大法則

2010-12-10 中國時報 【李黎】

 我寫「臉書」創辦人查克柏格的文章,上了中時的部落格後引發不少討論迴響。這個世上最年輕的億萬富豪,在一般人眼中是個成功典範,可是他要甚麼?他是不是快樂?只有他自己能回答,也可能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,因為快樂很難定義。被問到「你快樂嗎?」可能要遲疑片刻思索答案,但「不快樂」很容易看出跡象──周遭和這個社會上的人,語言和行為暴力的,極端自私的,擾攘不安的,永不饜足的,為得到某些事物不擇手段的……都是不快樂的人。「可惡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」,為甚麼可憐?因為此人必然極不快樂,才會作出可惡的事。

 最近讀到一篇報導,幾位「快樂心理學」學者為世界各地的人進行抽樣調查,研究金錢、心態、文化、健康、利他、生活習慣等項目與快樂的關係,得到的結論是:在一定的程度上,你可以為自己快樂或不快樂作主。他們總結出十項「快樂法則」,其實很像老生常談,跟我們日常生活觀念和一些宗教倫理的提示說法也很相近。

 第一,珍惜平常日子的平常人生,珍惜每一刻。我想這就是佛家教導的「活在當下」吧。

 第二,不要跟別人比。「人比人,氣死人」,世上永遠有比不完的人,把所有人當競爭對手是跟自己過不去。專注在自己的進步就好,這正是儒家的「知足常樂」。

 第三,越是把金錢的位置放得高的人越難快樂,這幾乎是古今所有文化中的定律;對個人如此,對一個社會也是如此。物質帶來的快樂的「半衰期」最短。佛家的「餓鬼道」就是個很好的象徵:已擁有豐富的收入和儲蓄的人,還要一蔴袋一蔴袋的把不義之財往家裡搬,就是深陷在永不饜足的餓鬼道裡的可憐靈魂。莊子《逍遙遊》說的好:「鷦鷯巢於深林,不過一枝;鼴鼠飲河,不過滿腹」;物質欲望可以大到無限,但一個人真能享受的物質也不過是一飲一啄,一枝一點。

 第四,有既定人生目標的人比沒有目標的人快樂。

 第五,專注在工作中的人最快樂,隨之而來的成就感也能帶來快樂。這點是藝術創作者最能深刻體會的。

 第六,人際關係──與家人,尤其是夫妻的關係良好,而且有親密的朋友。孔子的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的快樂。

 第七,保持樂觀,即使不想笑也試著微笑,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「笑」果。面前的半杯水,你說它是半空還是半滿?就看你怎麼看待。

 第八,常說「謝謝」,而且要由衷的說。常懷感恩之心,幾乎是一切宗教的教導。調查發現常寫感謝信的人較不易陷入抑鬱。

 第九,多多運動。運動會讓人體分泌令人愉快的內啡月太(endorphins,音譯為安多芬),跟用藥物治療抑鬱症一樣有效,而且不會產生副作用。

 第十,「捨」)要能捨,願捨,喜捨。「為善最樂」、「施比受有福」這些「老生常談」都是寶貴人生經驗的總結。生活中的「捨」不但是分享、傾聽、幫助,還包括原諒,寬恕、放下。心中還有尚未和解的恨意之結,怎麼快樂得起來呢?

 對「成功」和「快樂」有個簡短的定義我很贊同:success is to have what you want, happiness is to want what you have(擁有了你所想要的,是成功;滿足於你所擁有的,是快樂)。有了還會想再有,沒有就不快樂;可是珍惜喜歡自己所擁有的,即使很少、很短暫,在別人眼中無足輕重,但只要是自己覺得「這正是我要的」,這就是快樂了。

12月 04, 2010

2010/12/03 Cheers, My Friday Night

關上電腦離開公司的時候,大概是十點吧

回家的路上順道經過便利商店,想喝點什麼,卻在咖啡與啤酒之間猶豫著

幾個小週末加班,總覺得從公司門口到停車場的這段路,特別寂靜

或許是心情上帶著苦悶又幾分無奈吧


東北季風來了,我的小週末剩下幾分鐘

還是謝謝你帶給我這短暫的寧靜

乾吧,My Friday Night.

葆, at 新明路475巷6F

11月 21, 2010

2010/11/19 是的,我在台北 con'd

從沒想過這會是我選擇落腳的地方

小時候,曾經在內湖住過一陣子
我們家住在一棟公寓的四樓,一開始還沒有電視
那附近,我是說三、四歲孩童能力所及的附近,是一排又一排,看起來跟我們家很像的公寓建築,以及迷宮一樣的巷道

所以我們被限制出境,只有大人出門的時候可以跟著
去超市,美容院…這些小孩子沒什麼興趣的地方

我唯一有印象的娛樂消遣,是躲在房間播放時下的卡通主題曲
然後把浴巾披在肩上,揮舞著爸爸的登山杖,想像自己是解放世界的寶劍騎士

後來,在附近,是的,我是說三、四歲孩童能力所及的附近,蓋了一座小公園
裡頭有鞦韆、溜滑梯等等的設施

…那是童年在台北的尾聲了…


回虎尾以後,台北成了長途旅行的目的地
我們必須花三小時的車程,然後走走停停穿過市區車陣,才能到親戚家拜訪

親戚們熱情地準備豐盛的餐點招待我們,大人們開心地聊天敘舊
我心裡盤算的,是怎麼開口要求去吃麥當勞薯條
但他們當然不會讓我一個人出去,又不願意浪費他們短暫的相聚時光
於是我只能留在大人的腳邊,擺著一張臭臉…

在那幾年,台北給我的印象,變成了“暈車”加上“限制出境”

(先寫到這裡,有空再來回憶一下)

4月 03, 2010

2010/04/03 是的,我在台北

上週五結束工作時,我站在公司十八樓的電梯口

隔著落地窗,看著幾個熟悉的景點,麥帥橋、信義區…,你知道的,璀燦而耀眼

那時候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,我不知道是為了眼前的美景而感動,還是為了近期的壓力而感傷

這個感覺是熟悉的,我想起以前在虎中的那段時光,那時候的我常常有這樣的衝動

我笑著十幾歲的自己:「你當時的憂愁也太微不足道了吧」

後來過了很久,我一直記得那份感覺,但它卻消失了好幾年

直到在新竹待了五年,才模糊地感覺到它偶而有來找我

那天,來到台北三年多,我必須在結束工作後趕回虎尾,美景當前卻無暇駐足

我認份地離開,期待下次再度不期而遇



2010/04/04 丹堤.長安松江路口